汽车零部件铝压铸:适配动力系统,保障运行可靠
大连汽车零部件铝压铸:适配动力系统,保障运行可靠
汽车动力系统其零部件需同时满足轻量化、高强度、密封性及尺寸精度的严苛要求。传统钢制零部件重量大、加工周期长,难以适配新能源汽车减重增效的趋势;普通铸造工艺易出现砂眼、气孔等缺陷,影响动力系统可靠性。汽车零部件铝压铸凭借材质与工艺的双重优势,成为适配动力系统的核心解决方案,为整车运行可靠性筑牢根基。
大连铝压铸工艺与汽车动力系统的适配性,首先源于铝合金的材质特性与精密成型能力。铝合金密度仅为钢材的1/3,采用铝压铸的动力系统零部件可实现30%-40%的减重,直接降低整车油耗或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。同时,铝压铸的一体成型工艺可精准铸造成型变速箱壳体、电机端盖等带有复杂油路、安装孔系的核心部件,避免多部件拼接导致的密封隐患,其气密性检测通过率达99.5%以上,有效防止动力系统油液泄漏。

针对动力系统不同工况需求,铝压铸工艺实现了差异化性能强化。在燃油车发动机缸体制造中,通过高硅铝合金压铸配合T6热处理工艺,零部件抗拉强度可达300MPa以上,耐受发动机工作时的高温高压冲击;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壳体采用薄壁铝压铸技术,薄壁厚仅2mm,在减重的同时通过一体化成型的散热筋结构,将电机工作温度降低15℃,保障动力输出稳定。此外,通过数值模拟优化压铸参数,关键尺寸公差可控制在±0.03mm内,确保与曲轴、齿轮等部件的精准装配。
汽车零部件大连铝压铸以轻量化、高精度、高可靠性的核心优势,非常适配动力系统的严苛要求,既推动了汽车动力技术的升级,又为整车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关键保障,已成为汽车制造业不可或缺的核心工艺。






关闭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