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连铝合金压铸表面处理工艺有哪些优缺点?
大连铝合金压铸表面处理工艺有哪些优缺点?
大连铝合金压铸的表面处理工艺各有侧重,在提升性能的同时也存在局限,了解其优缺点有助于根据场景精准选型。
阳极氧化的核心优势在于硬度与耐腐蚀性的双重提升。形成的氧化膜硬度达 HV300-500,可耐受频繁摩擦,且能通过染色实现丰富色彩,如手机中框的深空灰即源于此。但该工艺存在明显短板:复杂型腔内部难以形成均匀膜层,且氧化后零件尺寸会增加 5-20 微米,可能影响精密配合件的装配精度。此外,高纯度铝压铸件的氧化效果更佳,含硅量超过 12% 时易出现膜层不均。
电镀工艺的较大亮点是镜面效果与金属质感。多层电镀可实现 90GU 以上的光泽度,常用于高端卫浴配件。其镀层附着力(≥5N/cm²)远超喷漆工艺,但高能耗与环保问题不容忽视 —— 每平方米镀层需消耗 20-30 升电解液,且含重金属废水处理成本较高。同时,电镀对铸件表面平整度要求苛刻,0.05 毫米以上的瑕疵会直接显现,增加前期打磨成本。
粉末喷涂以耐候性与成本平衡见长。60-80 微米的涂层可抵御 - 40℃至 120℃的温差,户外灯具外壳采用该工艺后,使用寿命可达 10 年以上。但其缺点在于涂层厚度较大(±5 微米公差),不适合精密配合件;且复杂结构的角落易出现 “露底” 现象,需额外增加补喷工序。
电泳涂装的优势体现在涂层均匀性,0.1 微米的厚度偏差能覆盖铸件微孔,特别适合有复杂内腔的零件,如汽车减震器外壳。但电泳层较薄(10-20 微米),抗冲击性较弱,遭受硬物碰撞后易剥落。此外,电泳颜色选择较少,主要以黑色、灰色为主,难以满足高装饰性需求。
大连铝合金压铸工艺组合虽能弥补单一缺陷(如阳极氧化 + 清漆可增强耐候性),但会增加 30% 以上的工序成本。企业需在性能需求与成本之间权衡: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侧重耐腐蚀性,可选阳极氧化;智能门锁面板追求外观,则电镀更具优势。这些工艺的优劣势交织,共同构成了铝合金压铸件 “按需定制” 的性能图谱。